“ 工程檢測旨在數據化地得到建筑結構的“健康”狀況,為工程的使用、加固、改造等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。本文為您簡單介紹工程檢測,以及何時需要工程檢測。”
一般來說,工程檢測主要分為兩個層面,一是建筑結構的檢測,二是建筑結構的鑒定。建筑結構的檢測可以理解為給患者做體檢所進行的抽血、化驗,只采集結構現有的數據,并根據規定的數值范圍做出符合性判定;而建筑結構的鑒定則相當于給做完體檢的患者進行診斷,是吃藥還是做手術等,專業上說,即在檢測的基礎上,進行建模、計算等后期數據處理評定,最終形成鑒定報告。通俗來說,鑒定,包括檢測。
那何時需要工程檢測呢?
我們先把工程分為兩大類,一是在建工程(對應結構工程質量檢測),二是既有建筑(對應既有結構性能檢測)。下面分別說明:
- 在建工程
1.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定的檢測
2.結構工程送樣檢驗的數量不足或有關檢驗資料缺失
3.施工質量送樣檢驗或有關方自檢的結果未達到設計要求
4.對施工質量有懷疑或爭議
5.發生質量或安全事故
6.工程質量保險要求實施的檢測
7.對既有建筑結構的工程質量有懷疑或爭議
8.未按規定進行施工質量驗收的結構
結構工程質量的檢測只進行檢測結論的符合性判定,在此理解為體檢。- 既有建筑
1.建筑結構可靠性評定
2.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鑒定
3.建筑大修前的評定
4.建筑改變用途、改造、加層或擴建前的評定
5.建筑結構達到設計使用年限要繼續使用的評定
6.受到自然災害、環境侵蝕等影響建筑的評定
7.發現緊急情況或有特殊問題的評定
用通俗的話總結,就是:
當您對所使用的建筑產生質量懷疑;
或明顯感到建筑歪斜、出現多處裂縫;
又或您需要對建筑的結構進行改造;
又或建筑太老了,但還需要繼續使用;
又或遇到地震,您對建筑的現狀產生疑問時,就需要給建筑來一次體檢加看診;
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國會慢慢出現一批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房屋,即我們常說的“老舊小區”。由于之前的建筑業規范化處于起步階段,市場上的房屋質量良莠不齊,最近幾年也常有坍塌的新聞出現。在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后,大家的生命財產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,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開始翻新、加固等。規范規定:加固前,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給房屋進行檢測、鑒定。在充分了解房屋現狀后才可以去設計、去加固。